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NING XIA HUI ZU ZI ZHI QU REN MIN JIAN CHA YUAN
声音开关
语速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大字幕
重置
退出服务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NING XIA HUI ZU ZI ZHI QU REN MIN JIAN CHA YUAN
2025年5月10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NING XIA HUI ZU ZI ZHI QU REN MIN JIAN CHA YUAN
从“大海捞针”到“精准出击”,向大数据要办案质效。2023年以来,银川市检察机关不断探索“以银川全域数字检察监督平台为依托、以大数据法律监督研判中心为载体、以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为着力点”的数字检察先行院特色发展之路,着力纾解群众急难愁盼。
打造全域数字检察监督平台
大力实施数字检察战略,提高法律监督能力。制定《银川市人民检察院数字检察工作监督平台建设方案》,谋划确定1个平台:银川全域数字检察监督平台;推广运用3项任务:模型建设任务、数据聚合任务、模型推广应用任务;覆盖6大领域:刑事监督、民事行政监督、公益诉讼监督、其他检察监督、数字监督质效、数据管理。集合涉财产刑执行监督模型、减刑不当审查监督模型、市场主体恶意注销逃避法律责任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虚假诉讼监督模型、司法救助模型等。
“在公益诉讼监督模型里,平台新增典型案例展示功能,通过电子沙盘展示近年来公益诉讼部分典型案例。检察官点击案例名称,便可看到案例详情。”银川市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介绍,利用银川全域数字检察监督平台可以清楚地看到监督模型发现的线索总数、待处理线索数等内容,以及最近6个月各模型发现线索的趋势。
银川全域数字检察监督平台是该院深度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自主研发的开放式平台,实现模型数据统一管理、运维,为银川市检察机关提供数据接入、存储、治理服务,帮助各基层检察院开展监督线索研判及监督模型创新。
“银川全域数字检察监督平台的核心功能是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模型设定的监督规则,对海量数据进行碰撞,从而发现线索,检察官只需要对异常线索数据进行调查核实,可以有效提升办案工作质效。”银川市检察院数字办相关负责人说。
银川全域数字检察监督平台于2023年10月运行,截至目前,共投入使用模型116个,纳入银川全域数字检察监督平台27个,汇聚政法、政务、互联网等数据260余万条,共发现线索1.8万余条,成案1755件。
数字检察赋能,纾解群众急难愁盼
“我们组织村队干部、群众,对板桥沟内的漂浮物及道路两旁的垃圾进行集中清理,现在道路两旁变得干干净净。”2023年11月,永宁县检察院开展专项行动“回头看”时,辖区相关负责人说。
2023年4月,永宁县检察院接到线索,称当地水质面临诸多污染威胁。该院根据从环保部门调取的永二干沟2023年1月至5月水质中总氮监测数据发现,均超过标准限值。基于数据比对分析,检察官对永二干沟主要流经区域水生态环境开展深入调查。对永二干沟支流板桥沟水质开展检测时,发现水质中化学需氧量检测数值为57.22,超过标准限值≤30。永宁县检察院及时立案,向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履职整改。此后,相关企业全部停业搬离,并被予以行政处罚。
2023年以来,银川市检察机关以“检察业务需求+数字技术支持”为导向,推进数据互联共享和监督模型研发应用。
“我们一方面坚持‘眼睛向内’,提取、整合、归纳相关检察业务数据,建立起涵盖相关业务的数据资源库。另一方面坚持‘视野向外’,与140家单位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探索构建优势互补、信息支撑、高效便捷的‘12345热线+检察监督’工作新格局。汇聚政法、政务、互联网数据260万余条,做到一网运行、一网通办、一网赋能、一网运维。”银川市检察院数字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通过不断实践,数字检察的赋能纾解了群众急难愁盼。银川市检察机关聚焦一起电信从业人员违规办卡案,追诉3人,判处有期徒刑及从业禁止。针对部分市场主体通过恶意注销“金蝉脱壳”,导致行政处罚和审判执行难以落实,构建“市场主体恶意注销逃避法律责任监督模型”,通过类案专项监督,助推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形成“非诉执行案件管理制度”。通过“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税”等公益诉讼模型,追回水土保持补偿费、环境保护税共计1000余万元。构建密接未成年人行业从业人员监督模型,筛查出曾因赌博等受到刑事或行政处罚的教师、学校保安等,助力相关职能部门清理不当从业者,该模型在全区推广。